233网校

当前位置:网校排名 > 233网校>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

来源:233网校 时间:2012-02-13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

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几点想法一、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目的

财政部在1994年5月颁布的《关于大力发展我国会计电算化的事业的意见》中提出:我国会计电算化发展的总体目标分两步走:第一步,到2000年,力争达到有的40%一60%的大中企业、事业单位和县级以上国家机关在会计核算方面全面实现电算化,其他单位达到10%一30%。第二步到2010年,力争使80%以上的基层单位基本实现电算化。文件中规定了会计电算人员培训目标及层次,根据财政部规划,到2000年在城市单位工作的会计人员应有60%一70%已接受会计电算化初级知识培训,掌握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15%接受中等专业知识的培训,基本掌握会计软件维护的技能;5%能够从事程序设计和系统设计工作,成为会计电算化高级人才。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应明确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要放在15%接受中等专业知识培训,基本掌握会计软件维护技能这一层次上,同时也要兼顾一小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让他们达到更高层次。近年来。由于教育体制深化改革,普通高中、高校大量扩招,使得中等职业学校生源不足,生源质量下滑。教师的教学思想往往很难贯彻,有时候一节课的内容要分两次课讲授。针对这一情况,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应按照“应知”、“应会”的要求。照顾大多数学生。认真贯彻教育要创新发展的原则,立足培养应用型人才,鼓励培养创造型人才。这就要求学完本专业课后学生即能做到以下几点:

1.根据已经学习和掌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知识,能够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财务软件。

2.独立操作通用的会计软件。

3.用掌握的计算机和会计知识对财务软件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维修、维护及二次开发。

4.根据会计电算化知识,熟悉财务软件的基本流程,掌握会计软件内部控制,对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及准确性进行判断。

二、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特点

(一)涉及的相关专业课程较多

会计电算化专业包含会计知识和计算机知识、会计知识以财务会计、工业企业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内容为主。计算机知识包括计算机原理、数据库知识、网络技术等相关课程、因此,大多数财会专业及电算化专业应在最后一学期或相关课程开设完毕之后才能开设本课程。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边复习过授课的方法,对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多下功夫。

(二)要有扎实的专业课基础,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随着我国加入WTO,对财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经济要跟世界接轨,会计要先行。为了迎接WTO的挑战,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会不断修改、增加、更新,每一年都有新准则、新制度出台。会计电算化课开设的时间较晚,学生已学习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有的已经陈旧过时,会计电算化课程又不能按旧会计准则和旧会计制度处理相关的问题。计算机课程也是如此,入学时学习的操作系统等课程,到开设会计电算化时已经升级了。这样讲授电算课程时,就要给学生补充新知识、新内容。

(三)实践。胜强会计电算化教学内容,主要以计算机和会计专业理论与实践为基础,必须加强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才能使学生充分理解、掌握该门课程的设置原理及学习该门课程的重要性。收到良好效果。课堂教学不应仅仅局限在会计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几个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还需要以某一通用财务软件为例讲授,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分析基本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的理念,找出其不完善的地方,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开发、我校95级学生开发设计的工资核算系统就很有创意,具有推广价值。通过采用财务软件公司的多媒体教学光盘,将更多的理论知识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学生通过上机操作具体软件,增强了实际操作能力、在采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学生边学习边操作,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文章来源:233网校

亲爱的学员
欢迎光临233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