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网

当前位置:网校排名 > 医学教育网>10种传染病的临床表现

10种传染病的临床表现

来源:医学教育网 时间:2011-07-26

传染病可是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啊。。。
  1.囊尾蚴病
  潜伏期约3个月。依囊尾蚴寄生的部位、感染的程度、寄生时间的久暂、是否存活以及人体的反应不同,其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
  1)脑囊尾蚴病表现为头痛、头晕、呕吐等症状。可分为:
  癫痫型最常见,癫痫反复发作,可为唯一首发症状。亦可表现为失神、幻视等。
  颅内压增高型
  有明显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严重者可突发脑疝。第四脑室内囊尾蚴病可出现活瓣综合征,当患者转头等体位改变时,颅压突然增高,头痛、头晕、呕吐、眩晕明显加重,甚至发生脑疝,导致呼吸循环衰竭。
  脑膜炎型
  以急性亚急性脑膜刺激征为特点,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颈项强直。因颅底凹常有粘连,故影响脑神经,表现为视力、听力下降,耳鸣、晕眩、共济失调,面神经麻痹等。
  痴呆型
  表现为进行性加剧的精神异常及痴呆。
  脊髓型
  极少见,表现为截瘫、感觉障碍及大小便潴留。
  2)皮下及肌肉囊尾蚴病
  约2/3囊尾蚴病患者有皮下囊尾蚴结节,在皮下可触及直径约0.5-1.0cm大小的圆或椭圆形结节,多在头部、躯干及大腿上端内侧,自数个至数百个不等,质坚韧似软骨,具弹性感、无痛、本皮色与周围组织无粘连。结节可分批出现,时间久者结节变小变硬。若大量囊尾蚴寄生于躯干或四肢肌肉内,可引起假性肌肥大症,表现为四肢肥肉肥大,但却软弱无力,甚至行动困难。
  3)眼囊尾蚴病
  多为单眼感染,最常寄生的部位在玻璃体和视网膜下。位于视网膜下者可引起视力减退,亦常为视网膜剥离的原因之一。位于玻璃体者可自觉眼前有黑影飘动。
  2.日本血吸虫病
  急性血吸虫病:
  1)发热为主:热型多为间歇热,重者可有神志淡漠,听力减退,甚至谵妄、昏迷。时间长者可有贫血、消瘦等。
  2)过敏反应: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全身淋巴结轻度肿大等。
  3)消化道症状:腹痛、腹泻多见。而排脓血便者仅占10%左右。重型患者腹部有压痛与柔韧感,可有腹水形成。
  4)肝脾肿大:伴有不同程度压痛,尤以左叶肝为显著。约半数患者伴有轻度脾大。
  慢性血吸虫病:
  1)无症状患者:仅在粪便中找到虫卵或孵化出毛蚴。
  2)有症状者以腹痛伴腹泻为常见症状,偶尔带血,时好时坏,重型者可持续排出脓血便,伴里急后重,体征常有肝脾肿大。
  晚期血吸虫病:
  1)巨脾型:最为常见,脾下缘达脐平线以下,或向内侧肿大超越正中线,质地坚硬,常可扪及明显切迹。
  2)腹水型:肝功能显著丧失代偿的表现。
  3)侏儒型:现很少见。儿童因反复重度感染使肝生长素介质减少,影响其生长发育而引起侏儒症。
  3.疟疾
  潜伏期1~3周,间日疟即间日定时性的寒战发作。
  早期脾脏轻度肿大,质软;反复多次发作后,脾明显肿大、质较硬,肝脏轻度肿大、质软、有压痛,血清ALT可增高,常有贫血。两次典型发作之间有缓解期,症状缓解,可有乏力,初发患者发热多不规则,数日后即成典型发作。如血中有先后两批发育成熟的疟原虫,即可每日发作。
  4.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普通型
  最常见,多数病人以发热起病,伴咽痛,鼻粘膜充血,颇似感冒,此为上呼吸道感染期,约1~2日。继而进入高热、寒战、头痛、乏力、全身可见出血点或瘀斑,此为菌血症期,此期血中可培养出脑膜炎双球菌。约1~2日进入脑膜炎期,可出现高热,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嗜睡,颈项强直,躁动不安,腰椎穿刺,脑脊液可有炎症改变。若及时治疗2~5日可进入恢复期。整个疗程1~3周痊愈。
  2)暴发型
  起病急骤,病势凶险,病死率高,如不及时诊治24小时内可危及生命。多见于儿童。
  a.休克型:为脑膜炎球菌败血症引起。高热寒战或体温不升,伴严重中毒症状,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及意识障碍,皮肤大片瘀斑伴中央坏死,可有循环衰竭及休克。
  b.脑膜脑炎型:为脑实质损害,高热、昏迷抽搐,有脑水肿,可发生脑疝死亡。
  c.混合型:上述两型表现同时先后出现,治疗困哪,病死率高。
  5.霍乱
  霍乱的潜伏期约为1~3天,短者数小时,长者5~6天。病程通常分为3期。
  a.泻吐期
  多数病人无前驱症状,突然发生剧烈腹泻,继之呕吐,少数先吐后泻,多无腹痛,亦无里急后重,少数有轻度腹痛,个别有阵发性腹部绞痛。腹泻每日十余次至数十次,甚至粪便从肛门直流而出,难以计数。粪便初为黄色稀便,迅速变为“米泔水”样或无色透明水样,少数重症患者可有洗肉水样便。呕吐一般为喷射性、连续性,呕吐物初为胃内食物残渣,继之呈“米泔水”样或清水样。一般无发热,或低热,共持续数小时或1~2天进入脱水期。
  b.脱水期
  由于剧烈吐泻,病人迅速呈现脱水和周围循环衰竭。轻度脱水仅有皮肤和口舌干燥,眼窝稍陷,神志无改变。重度脱水则出现“霍乱面容”,眼眶下陷,两颊深凹,口唇干燥,神志淡漠甚至不清。皮肤皱缩湿冷,弹性消失;手指干瘪似洗衣妇,腹凹陷如舟。当大量钠盐丢失体内碱储备下降时,可引起肌肉痛性痉挛,以腓肠肌、腹直肌最为突出。钾盐大量丧失时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减低、反射消失、腹胀臌肠、心律不齐等。脱水严重者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脉搏细速或不能触及,血压下降,心音低弱,呼吸浅促,尿量减少或无尿,血尿素氮升高,出现明显尿毒症和酸中毒。
  c.反应恢复期
  患者脱水纠正后,大多数症状消失,逐渐恢复正常。约1/3患者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因循环改善残存于肠腔的毒素被吸收,又出现发热反应,体温38~39℃,持续1~3天自行消退。
  根据病情可分为轻、中、重3型。极少数病人尚未出现吐泻症状即发生循环衰竭而死亡,称为“暴发型”或“干性霍乱”。

文章来源:医学教育网

亲爱的学员
欢迎光临医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