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会计网校

当前位置:网校排名 > 中华会计网校>2011年注会考试《审计》对控制的监督

2011年注会考试《审计》对控制的监督

来源:中华会计网校 时间:2011-06-28

(一)对控制的监督的含义

  管理层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建立和维护控制并保证其持续有效运行,对控制的监督可以实现这一目标。监督是由适当的人员,在适当、及时的基础上,评估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情况的过程。对控制的监督是指被审计单位评价内部控制在一段时间内运行有效性的过程,该过程包括及时评价控制的设计和运行,以及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

  例如,管理层对是否定期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复核,内部审计人员评价销售人员是否遵守公司关于销售合同条款的政策,法律部门定期监控公司的道德规范和商务行为准则是否得以遵循等。

  通常,被审计单位通过持续的监督活动、专门的评价活动或两者相结合,来实现对控制的监督。持续的监督活动通常贯穿于被审计单位的日常经营活动与常规管理工作中。例如,管理层在履行其日常管理活动时,取得内部控制持续发挥功能的信息。

  (二)了解对内部控制的监督

  注册会计师在对被审计单位整体层面的监督进行了解和评估时,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包括:

  (1)被审计单位是否定期评价内部控制;

  (2)被审计单位人员在履行正常职责时,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获得内部控制是否有效运行的证据;

  (3)与外部的沟通能够在多大程度上证实内部产生的信息或者指出存在的问题;

  (4)管理层是否采纳内部审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有关内部控制的建议;

  (5)管理层是否及时纠正控制运行中偏差;

  (6)管理层根据监管机构的报告及建议是否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7)是否存在协助管理层监督内部控制的职能部门(如内部审计部门)。如存在,对内部审计职能需进一步考虑的因素包括:①独立性和权威性;②向谁报告,例如,直接向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或类似机构报告,对接触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或类似机构是否有限制;③是否有足够的人员、培训和特殊技能,例如,对于复杂的高度自动化的环境应使用有经验的信息系统审计人员;④是否坚持适用的专业准则;⑤活动的范围,例如,财务审计和经营审计工作的平衡,在分散经营情况下内部审计的覆盖程度和轮换程度;⑥计划、风险评估和执行工作的记录和形成结论的适当性;⑦是否不承担经营管理责任。

文章来源:中华会计网校

亲爱的学员
欢迎光临中华会计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