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学费网 > 培训机构 > 赤峰华图公务员考试

0471-3382726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内蒙古华图温馨提示您】为大家更好的备战2011年公务员考试,我中心特为广大考生收集了2010年《半月谈》1-23期的半月评论,供广大考生学习使用,文章不断更新中,请随时关注本网站。
 

 

  揭秘“造城运动”的幕后推手

  编者按: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不少地方兴起了“新城区”建设热。然而记者前不久在采访调研时发现,一些在建或已建成的“新区”,盲目扩张、占用耕地、规划失当、空置率高等问题十分突出,有的地方甚至引发了群众不满和社会矛盾,导致群体性事件频发。

  不可否认,随着一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原有的城市承载力达到极限,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寻求新的城市生长点理所当然。但是,城市发展不能脱离实际,更不能以损害群众利益为代价。那么,一些地方“造城”进程中问题频出的根源在哪里?又该如何科学规划、建设新城,实现城市发展与百姓满意“双赢”呢?半月谈就此进行了调研,并推出“我心中的城镇化”问卷调查,欢迎广大读者、网友积极参与。

  要想有大政绩就得造大城

  江苏苏北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官员告诉记者,一些地方领导总想留下点政绩,手笔小的一般修个标志性建筑或几条宽阔的马路,手笔大的就会想着再造一座新城。

  这名官员表示,在“造城”过程中,现任的城市管理者无疑受益很大,能够经手几十亿元甚至几百亿元的大项目,不但能充分享受权力带来的好处,还会因面子工程获取政绩,得到提拔。至于财政赤字、民生欠账,都可以留给后任,自己往往不用负多少责任。

  同济建筑与城市规划教授孙施文表示,一些进行城市建设的目的往往是为了提升地方形象,以提高地方知名度,从而吸引外面的客商或旅游者,却很少考虑当地百姓究竟能否从城市建设中获益。在这样的政绩观指导下,一些地方热衷于造新城,操作起来相对容易,而且也好展现。

  “马路越来越宽,楼越修越高,但我们却没有得到什么实惠。”安徽省太和县的一名村民告诉记者。

  采访中,一名国土部门的干部毫不隐讳地告诉记者,当前不少地方十分乐于规划修编,这种修编不是冲着当地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的,而是为了求短期政绩和形象,贪大求全。往往规划要一步到位,这使得规划标准过高,当期建设严重脱离了实际需求。“不说别的,就说现在各地在规划中对城市面积和人口的预期,远远超过了正常的城市化率。有人把目前县级规划承载的人口数加起来已远远超过了我国总人口”。

  一个县级市的市委书记曾经表示,建新城就是要“20年站前列,50年不落后,100年不遗憾”。

  造城后才有更多的地卖

  记者在江西、安徽、苏北等一些相对欠发达地区采访了解到,由于当地大都是“吃饭财政”,因此地方要想增加可用资金,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卖地。造一座新城显然是卖地的最好办法。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说,可以肯定的是,地方从经营土地中能收获良多。地方一旦尝到甜头,就会乐此不疲,但后果往往是土地价格越来越高,房价越来越贵,普通百姓非但难以享受到城市化所带来的好处,相反还要为水涨船高的房价付出更多代价。

  孙施文则表示,一些地方在经营土地时也会算上一笔账,如果在老城内部进行拆迁,不但成本高而且容易引发矛盾,但在城市外围的农村,无论是拆迁农房还是征收农田,成本要小很多。因此,最划算的经营土地的方式就是再造新城,这不但能迅速提升城市形象,同时也能获得效益的最大化。

  不少中西部地区的基层干部在与记者交谈时表示,东部地区当初抓住了政策机遇,获得了发展机会,而现在收紧了土地“闸门”,中西部地区发展压力很大。事实上,记者采访中明显感到,地不够用已成为当前中西部不少地方发展中最头疼的难题。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基层通过规划,先把城市框架拉大,将大量的土地先储备到手,从而为以后发展用地预留空间。

  记者在安徽某地采访,当地干部开玩笑地说,该地的城市不是建出来的,而是拆出来的。通过拆迁和征地,这个地方的城市面积比过去扩大了近一倍。这些新增加的土地除了部分划拨用于公共设施建设外,不少都卖给了开发商搞房产项目,的土地财政收入也因此大大增加。

  专家表示,“造城运动”的冲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官员可以支配更多的土地资源,而这往往容易滋生腐败。

  互相攀比带来巨大浪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地方再造“新城”的出发点往往是好的,既为了城市更好地发展,也为了给市民营造更好的生活环境,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往往缺乏科学规划,最终不但未能给百姓带来实惠,相反却背上了沉重的财政包袱。

  记者在一些地方采访看到,40多米宽的马路、占地数百亩的市民广场、建得光鲜亮丽的博物馆和体育馆,以往只有在大城市才能看到的基础设施和建筑,如今却在一些县城安家落户。对此,杨保军认为,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设时并不根据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却喜欢跟风攀比,看到其他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后,总想学习模仿一下,造出了许多所谓的“超前”建筑,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据统计,目前有655个城市提出要“走向世界”,还有183个城市要建“国际大都市”。

  “筑巢引凤”是很多地方建设新城的动机。很多地方的领导向记者大倒苦水:“我们这里经济条件差,为了能吸引更多的外地客商,只能在硬件上做文章了。”对于这种现象,孙施文表示,事实上,这只是一些地方的一厢情愿,真正的客商并不仅是冲着地方的硬件设施去的,更何况一个城市发展的真正动力应该是百姓的需求,如果这个城市的百姓不能从新城建设中获益,那么建再多光鲜亮丽的建筑和基础设施也是白搭。(《半月谈》2010年第20期/蒋芳 蔡玉高 杨玉华 皮曙初)

  城市应为百姓造

  编者按: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不少地方兴起了“新城区”建设热。然而记者前不久在采访调研时发现,一些在建或已建成的“新区”,盲目扩张、占用耕地、规划失当、空置率高等问题十分突出,有的地方甚至引发了群众不满和社会矛盾,导致群体性事件频发。

  不可否认,随着一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原有的城市承载力达到极限,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寻求新的城市生长点理所当然。但是,城市发展不能脱离实际,更不能以损害群众利益为代价。那么,一些地方“造城”进程中问题频出的根源在哪里?又该如何科学规划、建设新城,实现城市发展与百姓满意“双赢”呢?半月谈就此进行了调研,并推出“我心中的城镇化”问卷调查,欢迎广大读者、网友积极参与。

  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不光体现在城市有多大,建设有多美,更重要的是看百姓的生活水平和满意程度。在提倡科学发展的今天,地方应在事关百姓生活发展的城市建设中,端正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切实转变城市发展模式,谨防把城镇化、城市新区建设搞成劳民伤财的盲目造城运动。(《半月谈》2010年第20期)

  资料图:江苏省宜兴市新城区

  建设人民满意的城市

  去年财政收入已经突破100亿元的江苏省宜兴市在新城区建设上,却没有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大手笔”。根据宜兴作为县级城市的实际情况,当地将城东新区紧邻老城区布置,充分依托老城区的交通和服务配套优势,带动新区发展。根据宜兴整体城市人口发展规模预测,科学确定新区规模为大小适中的6.5平方公里,规划居住人口约7万人,而不贪大求洋、盲目攀比规模和数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宜兴新城区建设有这样几条做法:一是科学确定新城规模,充分利用东氿水面的生态优势和景观优势,以生态优先为理念,通过引湖入城、城湖双向联动等手段,把城市、山水、绿地融为一体,创造优美的宜居环境,打造融居住、商务、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活力水城;二是加大社会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力度,如中小学、医院等,不断聚集吸引人气,方便百姓生活;三是土地开发量力而行,做到有序开发,成熟一块,开发一块,最大限度地避免囤地现象的发生。

  宜人、宜居、宜业、宜游是江西省宜春市的生动写照。“创建宜居城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提升市民生活幸福指数,为市民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园。”宜春市市长龚建华说。

  为了给市民创造舒适幽雅的环境,当地买地建绿、退建还绿。袁山公园是宜春市最大的公园,一名开发商看中了这块宝地,并计划在此建商品楼。在没完工之前,宜春市主动与开发商协调,花600多万元重新回购土地,并投资100多万元,对已开发区域进行修复,还市民一个天然公园。

  让地造绿,在宜春也传为美谈。原市委办公处是黄金地段,市委搬迁后,有开发商欲出资7600万元购买。市里从造绿于城、造福于民的角度考虑,准备投资500多万元在该地段建公园。据统计,近几年来,在老城区拿出面积为13.8万平方米、价值约3.5亿元的黄金地段,建起秀江游园、枣树游园等。

  “没有产业支撑,再漂亮的城市都只是一座空城。”龚建华说。在城市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产业建设将为城市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目前,宜春正在推进中心城区锂电钽铌、医药、建材、机电、油茶和服务业“六大产业”的发展,致力把宜春打造成“中国钽铌产品生产基地”、&ldq

温馨提示:为不影响您的学业,来校区前请先电话咨询,方便我校安排相关的专业老师为您解答
相关资料
  • 热门课程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格式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