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学费网 > 培训机构 > 武汉华庭IT培训中心

027-50249020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数字化和数字化产品这两个概念无时无刻不萦绕在我们的周围,在今天这个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时代,我们不能不面对数字化产品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基于数字化产品自身的问题(数字化设计中的艺术性问题、技术实现问题等)、基于数字化设计带来的社会问题(数字化对传统文化的挑战、数字化产品的规范和道德伦理问题等)。现在希望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有些属于法律层面的问题,应该通过各种立法来加以约束,有些属于技术规范,应该由行业协会或者管理委员会来制定行业标准来控制,还有一些属于教育层面的问题,这个层面的问题除了有关部门大力宣传教育之外,更多的是需要行业自律和设计者以及其管理者的自身素质的提高。对于最后一个层面的问题,笔者认为其中尤其突出的是商家在设计数字化产品时候,缺乏对使用者的人文精神。

1、信息饥渴与功能闲置

信息很多了,你需要的知识在哪里?“少就是多”,这个功能主义设计的理念看来在这里又找到了知音。因特网是个巨大的平衡器,各种信息充斥其间。你只要搜索随意一个关键词,成百上千乃至数以万计的条目出现,无用信息的爆炸让你焦虑。由于我们真正能够理解的信息与我们认为应该理解的信息之间存在着持续增大的鸿沟,信息的焦虑感就产生了。事实上,信息焦虑是信息和知识之间的一个黑洞。与信息的关系以及其他人常常控制对信息的访问有关。信息就是那些能够引导人们去思考和理解得数据。对一个人是信息的东西对他人而言可能是数据。如果对自己没有意义,那他就不是信息。

尽管数字几乎是无限的,但这个问题还是能够解决的。数字是什么?它们怎样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我们怎样才能在数字充斥的社会中求得生存?所有的数字文化都可以被精练为一个简单的基本原理,利用它就可以使人们恢复正常的生活、远离信息焦虑,同时仍然生活在数字化社会。数字本身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它们只是意义的线索、思想的载体、真实事物的幻象而已。为了能够在数字化大潮中求得生存,我们有必要在思想上寻找数字背后的意义,而在技术上,应该提供更加简便的工具使我们能够控制数字,用更简易的方式处理数字。这样,当我们成为数字的建设者而非单纯的消费者的时候,数字化法则将教会我们怎么分门别类地创造数据:头脑清晰、关注意义并且始终认定它们在本质上是没有意义而依附与我们的。而作为设计者,提供友好的界面与便捷的导航,是使用者获得有效信息的良好途径。

数字化产品一方面是根据它的紧俏程度、制作工艺与成本定价的,另一方面也参照它包含的功能的多少与新颖程度。然而,生活中的你我不难发觉,很多数字产品的功能或许你闻所未闻,更不用说曾经使用过了。那么,这是谁的过错呢?生产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追求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他们不断聚集功能和推出新功能,从而产品的价格也随之上涨,这种功能闲置现象所造成的资源浪费有什么人文精神而言?

单就数量而言,信息的供给与功能的设置远大于需求。不过,我们常常能听到这样的抱怨: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和常用的功能并不多,所以就质量而言,我们就难说信息与功能是供大于求的。

有人会反驳说,这是因为你不会找或者没有花时间去使用。从理论上讲,这是对的。但我们都熟悉马克思的“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是时间的节省”命题,我们也可以说,一切资源的稀缺都是时间的稀缺。说网上缺乏有价值的信息,实际上是指我们难于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对我们有用的信息。数字化产品的功能闲置何尝不是如此呢?www.dolcn.com

2、数的和谐与人文精神

数字化给人类搭建的技术平台背后,也使人类面临着新的更大的困惑。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们操作各种数字产品变得极其简单,人们习惯于一些数字化的符号表达,“人是符号动物”在数字化背景下有更深刻的意义;人对数字的依赖日益增强,人的力量逐渐地转移到了人对机器的操纵,甚至开始让机器思考人的问题,更令人可怕的是人的肉身与数字化技术直接结合可能导致彻底的人的物化。

古希腊哲学家、美学家、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早已经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世界“数字”蓝图,他认为数字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一切无差异的同、是一、是灵魂、是整个天地万物的“和谐”。和谐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宇宙万物统一现象的直接把握以及对于道德完善、社会公允等理性状态的追求。可以说,毕达哥拉斯已经把对数字的思考与人性的思考密切地结合起来了,达到了一种“数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人文精神历来就是科学技术精神的题中之义,当我们把目光回溯到数的源头,会发现人文精神一直在那里繁衍生息,历史证明这非但没有阻碍数字化的发展,反倒相得益彰,自然与人浑然一体,只是近代以来有所衰微。科学技术的精神高出具体科学技术的地方就是“追求真理,从而实现自由”,而人文精神本来就是“自由”的精神,所以科学技术和人文本来就是统一的,今天数字化的灵魂仍应是人文精神。

3、数字化产品中文化的功能正在转换,真实现实被边缘化,人的情感被虚构

我们完全可以预见未来数字产品将成为我们社会的主流,这不单是中国,而且是全球性的,传统产品(包括传统文化)即将被边缘化,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比如现在,整个社会文化语境对数字文化制品的需要不断加强。同时,生活的数字化环境必然要求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形态、艺术观念和艺术欣赏群。而且随着生活形态的变化,整个社会形成了对“数字化”的认同,这种价值观的变化,对传统艺术形式的破坏是致命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传统艺术形态的存在。据报道,从今年起三年内北京百万家庭将进入数字化生活,这就是我们今天的现实。数字艺术将逐渐消除人们之间的艺术鸿沟,新一代对新的形态艺术更易接受,新的主流艺术的兴起将颠覆传统艺术形式。

数字艺术成为主流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成为大众文化的消费时尚,那么数字艺术形态就会运用其全套范式,从根本上动摇我们几千年来所认可的经典艺术形式。中国画已经穷途末路,架上绘画已经死了,这些歇斯底里的声音不时地响彻在我们的耳旁,它从另外一个侧面在提示着,作为旧的主流艺术形式可能会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一种崭新艺术形态将重建甚至茁壮起来,比如网络数字艺术、交互数字游戏之类。

我们现阶段对数字产品(包括数字文化)的认识,由于受技术和观念的影响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大部分人可能认为作为“艺术品”,应是一件个体的、具有完整性、具有可触摸的现实存在的实体,而不是某种虚拟的、可逝的界面。数字艺术的特点,更多是交互性,瞬时的,线性的,因而重新界定艺术概念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反叛思维,对一种表达虚拟互动现实,多媒体手法和工具的认识并归入艺术范畴并且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有时需要一个过程。同时对静态的数字艺术如数码摄影、数码音乐一般人容易理解,而对动态的交互式数字艺术或者综合性较强的数字艺术,或者以数字化手段创作并假借传统艺术比如电影、动画这些形式却就显得迷惑不解。特别对游戏的认识必须就要有一种全新的观念,游戏是数字时代的艺术的表现,它体现着人的理想和自由自在,从游戏、动画到电影,数字艺术开始在赢得了它们的社会文化地位。许多人是从电影里开始认识数字艺术,80年代起新媒体艺的主要形式也进入数字艺术,它们带领数字艺术迅速走红,网络游戏、DV、影视广告、数码摄影、数字音乐、FLACH、CG 等已深入大众生活之中,人们已不把艺术再看成崇高的东西、精英的东西。游戏的叙事性、交互性、竞争性,信息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对世界的认识方式被改变了,多人的交流、新的集合这些方式,解除人们所认为传统艺术的经典文化脐带,数字艺术时代转型时期,人们形成了新的文化关系,艺术的创作在虚拟的数字网络之中,会形成一种崭新的生存体验,互动的影响使当代的数字艺术形式最后变成不可预测,大众在虚拟状态中对实体艺术进行一种集体反叛,而这种关系其实就是从书籍时代转到电子时代,在电脑网络空间里,非永恒的艺术形式以新的集合形式出现,自由的激情、灵感、创造都在形成一种新的艺术语境和形式,也适应着我们时代前进的脚步。

4、 数字化产品对传统的颠覆和嘲弄,社会问题凸显

知识与商业实力挂钩是当前社会的重要现象,商业跟政治同样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数字产品更是如此。从当前状况看,政治已曲折地反映在各类型产品之中。比如电影市场,美国影片进入中国市场之前,美国商务部一般都会做中国一个市场调查报告,调查中国人喜欢什么样的题材,喜欢什么样的故事结尾,从中找出一些特点,以此有针对性完善其文化产品来占据市场,有学者认为,掌握了电影市场,不仅掌握了电影的主权,也获得了文化的主权。市场是政治的角逐场,有市场的地方就有政治的存在。最近出现的网络游戏《反恐特警》,它跟国际政治特别美国鼎力推行国际反恐战略很有关系的。在数字化的今天,连手机也即将推出《反恐特警》游戏手机版,跨国公司诺基亚为该游戏提供竞赛活动的大奖。以艺术的面孔来搭载商业和政治利益无疑是新时代数字艺术的复杂性,这过程也传播着政治观念和战略,这种新型的文化形态表明一种无形的权力在背后运作,它的指向或许是一种文化指向,许多深陷于游戏之中的玩家毫无知觉的被牵着鼻子按照他们的所指引的路标前行。原先我们是认为个人把持数字艺术作品的话语权,有自己的文化权力,但如果从政治的范畴来说,并没有平等的话语权,表面看你对电脑数字是有选择权,可在网络交互中,数字的话语权被赋予一种文化权力,权力通过时尚的数字产品和技术优势体现出来,你只能是消费制造者的文化倾向,产品文本所负载的价值取向表明一种权力话语垄断,反过

温馨提示:为不影响您的学业,来校区前请先电话咨询,方便我校安排相关的专业老师为您解答
  • 热门课程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格式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