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学费网 > 培训机构 > 沃尔得国际英语宜昌中心

0717-6292000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很多人说英语是个工具,它仿佛比别的外语更有用,就像武侠小说中的神奇兵器,你挥舞着它可以一路过关斩将,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现在更有各路专家细细开发出各种专门用途的武器,编排了各种阵法中的套路,于是“经贸英语”、“旅游英语”、“科技英语”、“法律英语”等等铺面林立,这个学习法、那个学习法,经吆喝声不断,一时间令人眼花缭乱,对于那些准备踏上事业征程的年轻才俊来说,更是无从判断谁家的兵器更有神力。不过,的英文专业教育则应该是另一个天地,欲进来的人不能把它仅仅视作获取工具的手段,里面的教师更不能把英语系办成销售“利器”店铺。否则,我们所进入的就不能算作的英语系,而是某种培训班,就像电脑班和驾校,能教给我们时代青年必备的一两种职业技能(能同外国人比较流利地谈话,能写比较正确的英语,能读懂一些文献等等)。再说,在偌大的英语市场中,完全可以找到“性价比”更合理的方式来满足这样的要求。我们必须负责地对考生说,如果你坚决认定英语只是一门工具,你来上英语系只是为了学会“手艺”,那么北大英语系并非十分经济划算的选择。
 

也许你要问,北大英语系怎样看待英语呢? 我们认为,一种语言乃是一个世界。我们成长在汉语的世界里,世界在我们眼里是中国人的世界,观察、描述、反省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是在汉语的笼罩之下,展现在面前的是独属于这个民族和这种语言的一些特质。这也是为什么会说汉语的中国人还会上中文系的道理。而学习英语,是使自己在那些由罗马字母垒起来的句子里发展出完全不同的眼光,看见完全不同的世界。当我们能够在这两个世界之间自由穿梭时,我们会发现世界的丰富远超过自己的想象,渺小的自我被置入一个更大的精神空间、被嵌入更深厚的历史层面中。这些都不是仅仅把英语当作简单的工具所能得到的。此外,通过充分接触文学经典,能够使学生在自如地应用英语这门语言同时,更要感悟西方悠久的文化精髓及独特的思维方式,从而在自身修养不断冶炼的过程中将中西方文明传统融会贯通。英语系不应当只是教人学会说流利英语的地方,北大英语系的教育宗旨更不止于此。

孔子说:“君子不器。”所谓“器”就是指只能适用于某一狭窄领域的专长,而一旦领域稍有变更、境遇稍有变化,专长便失去了“用武之地”。而“不器”则指不专限于一门手艺的通才,是那些识见高、器局大、能够通瞻全局的人才。北大英语系力图培养的正是这样的人。这不等于说,英语的“器”可以不利,“艺”可以不精。正相反,我们所强调的扎实功底是机械的技能培训难以达到的。“不器”也不等于说,年轻学生入学后,可以身在英语系,而练就别的许多系科的“十八般武艺”。北大确实鼓励学生辅修其他科目,学生也必须在其他系完成所需的选修学分,而且北大的许多学科都是国内最好的;综合的这个优势是专科外语院校无法相比的。但是就我们系内的教育而言,我们仍不认为“英语+经济(或法律、国际政治、计算机等等)”便是我们的培养目标。所谓“不器”是贯穿于英语“学科”疆界之内的大理念,是体现在课程设置、教材、课堂教学等各个环节中的文化境界和底蕴。

英语之重要,无须我们多说,大到加入世贸组织、举办 2008 年奥运会和 2010 年世博会等的大事,小到电影、网络、流行文化,可以说中国的现代生活无不与英语息息相关。中国人的整体英语水平也是“水涨船高”,今天,能说几句英语的人多得多了,非英语专业出身而能说一口好英语的也大有人在,不少中学乃至小学就已聘请了外籍教师教英语,所有系科的学生必须继续学习英语并通过设立的英语考试。但这样的大好英语形势也可能正是考生的困惑:既然哪儿都能学到英语,我干吗非要到的英语专业里来学英语呢?到北大来,仅仅因为图一块名牌吗?盛名之下,其实如何?事实上,近年来确有一些考生将国际经济等系作为第一选择,只是分数不够才“落到”了英语系。个人选择自然无可厚非,但如果做出这种选择是出于对英语系想当然的误解,那么无论你上还是没上英语系,都有可能与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擦肩而过。

我们就从职业训练层次说起吧。 20 世纪 80、90 年代,北大英语系有多名本科毕业生经过严格的考试,进入了外交部的译员训练班,又在那里经过了严格的训练,成为活跃在外交场合的翻译,一些系友更是成为重大国事和最高级外交活动的翻译。例如, 1997 年江主席访美、此后江主席在北戴河接受美国资深记者史华兹的采访等,都是由我们的一位毕业生担任全场翻译的,她沉稳的作风,宽广的知识面和流利到位的英语在美国主流媒体得到好评。这些优秀口译人才的专业基础是在本科阶段打下的,他们展示的可能是口头的能力,但背后有扎实的根基,必须经过长期的、十分专业的训练才能获得。北大英语系的传统和特色之一就是广泛的阅读和写作,素质提高了,口语水平也会提高。 从笔语表达能力看, 20 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以来,刚进校门的学生水平不但没有像社会英语水平那样“水涨船高”,反而还有所下降。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学的英语教育越来越成为应试教育,学生多年来习惯于做选择题,也习惯成自然地把英语能力等同于打勾画叉了,甚至动辄傲视“英语”学科。但同学们想过没有,高对勾率培植起来的自信让你们漏掉了什么?那是通过语言之门让你进入的一个全新的世界!这好比说阿里巴巴还没有听到“芝麻芝麻快开门”的秘诀,只凭着那双无法透视山洞内珍宝的凡人肉眼,就傲慢地断言眼前的山不过是座秃山,荒山,骑着毛驴颠颠地走开了!

“山洞里的珍宝”首先让人联想到物质财富,在当下,对财富的憧憬大大影响了家长与考生对专业的选择,有些人干脆是从专业名称的“含金量”来判断的:于是,同“经济”、“金融”沾上边的专业就自然具有了最大的吸引力。至于“英语”,如果纯粹就是把英语学学好,没准对出国有利,对进入跨国企业有利,但如果一个系非要在“英语语言”之后加上“文学”两字,那恐怕就要吓退一些人了。社会上普遍对“器”(或曰“珍宝”)过分倚重,使我国教育传统中的“不器”层面越来越淡出人们的视野。然而考生与家长可能有所不知:最利的利器可能正是握在具有“不器”境界者的手中。我们先别忙着打算盘,把“山洞里的珍宝”换算成钱币;不妨试用文学的思维,把“珍宝”看作一个隐喻,那么“珍宝”的涵义就丰富得多了。它可以指隐藏和含蓄在英语语言之中的另一个世界(你不经过严格的训练就根本看不见这个世界);也可以指心智才能的充分发育。曾经有一位耶鲁的院长说过,心智才能( intellectual faculties )“是看到事物之间关联的综合能力,是权衡和比较因果关系的能力,是客观、全面地审视事件的能力”,他认为正是通过“学习历史和古代经典科目”得到训育的这种智性“造就了商界或任何普通领域中那些富有创见的领袖人物。”换言之,着眼于智性开发(“不器”)的教育,是“广博的人文教育”,其广度使学生出校门后有更广泛的适应力,其深度是造就栋梁之材的根本。再说,这种教育并不排斥物质财富,它不但要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造就更多的社会财富,也在同一前提下给个人带来丰厚的物质回报。

考生和家长也许会问,真的吗?我们可以说一个基本事实:从恢复高考以来的二十多年中,北大英语本科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去美国或其他地区深造,其中许多人留在美国或其他发展。不论去了境外还是留在国内,大部分本科甚至硕士毕业生所从事的并非“文学”类工作。如果说,早些时候的毕业生通常选择外交部和其他部委、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单位的话,那么现在的选择更加多样化,一边有人去金融企业、跨国或合资公司求职任职,另一端则有学生想着上研、直博等等。我们从不讳言,我们的专业训练就是以“文学”为主,兼修语言学和文化方面的各类课程,这是使英语系能够有资格成为“学科”的根本条件。而广义的“文学”也包括人文学者必读的思想、哲学、宗教等方面的经典论述,许多都涉及西方文明的要素。在北大读英语专业,要比其他兄弟院校的阅读量大得多,所读篇目的思想内容深厚得多,分析、论述类的写作量也大得多。除了确保本系学生相对于其他系科的学生而言能站在研究西方、认识世界的最前沿,学习文学和语言学等课程更是智性训育的有效手段。比如,文学课程可以培养关注细节又能深入思考的习惯,培养善于发现问题的敏锐目光、能够辨析纷繁线索之间的关联以及设计通盘解决问题之有效步骤的清醒头脑,也能够帮助你把话说清楚,把思想有效地表达出来,做到言之有物,言物相得。这种能力是继续学习的能力,是游刃有余地应对复杂环境挑战的能力。在阶段经历这样的人文教育的人,无论进入商界还是接受进一步的职业教育,都会很快进入角色,如鱼得水。更何况许多中学生还怀着将来做一名思想家、学者或作家的梦想。莎士比亚所代表的世界不可能让你变的单薄、空虚、无用。

1980 年代初有位学生,北大英语本科毕业后又获英美文学硕士,专门研究古英语和中古英语文学,懂得多门古代文字,后来去了哈佛英文系读博士,古英语史诗《贝奥武甫》就是由他直接译成中文并做了大量的注释。可他很快又在耶鲁获得法学博士,并力挫大批竞争者进入香港的法执教,后回美国法律界从业,专事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业务,并兼哈佛法客座教授。

温馨提示:为不影响您的学业,来校区前请先电话咨询,方便我校安排相关的专业老师为您解答
  • 热门课程
姓名不能为空
手机号格式错误